在我国,房屋平均寿命才30年,许多房子的寿命甚至10年都不到,而在老牌资本主义英国,“百年老屋”可谓是比比皆是,房子平均寿命可以达到132年;浪漫的法国建筑,平均寿命也达到了102年。相比英国和法国,为什么中国房屋的寿命这么短?
地上70年,地下20年,这是国人生与死的最佳写照。活着时,住的房子使用权是70年;而死后埋到土里,墓地的使用年限只有20年,至于20年后,反正人早已灰飞烟灭,哪管得了那么多。所以国人对墓地的“短寿”到不是那么在意,最多清明节前后发发牢骚,骂骂大街,过两天这事就被大脑尘封了。
老百姓在意的是房产寿命。和国外的永久产权相比,咱们的住宅仅70年使用权真的是不厚道。但让大众恼火的是,就这70年,还保证不了。
据财经网引述,2010年,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在第六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上说:“我国是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却只能持续25-30年。”
按照我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的规定,一般性建筑耐久年限为50年-100年。然而,现实中,国内建筑实际寿命与设计通则的要求有相当大的距离。
和国外相比,英国建筑的平均寿命达到132年,美国是74年,法国是102年,而邻居日本的最低年限也达到50年,中国的平均30年真的很令人惊讶。
浙江宁波奉化市一小区单元出现突然倒塌,而该楼建成仅20年,是当年的“样板工程”,如今却像麻将牌一样倒的粉身碎骨。
2009年6月,上海闵行区莲花河畔一幢13层在建商品楼,因施工程序错误形成地基压力差,楼体整体倒塌,造成一名工人死亡,被网友称之为“楼倒倒”。
2009年7月,南京城南花神大道入口旁正在施工的“中兴大楼”靠近公路一侧发生塌方,被网友称之为“楼脆脆”。
这个寿命,不到英国建筑的四分之一,不到美国平均寿命的一半。这个残酷的事实,不仅让人想起几年前起草物权法时,大家讨论土地使用权70年后怎么办。
现如今再想,那场热闹的争论还有无必要。如果一个人只能活到30岁,那么天天想着60岁如何安度晚年,真的没有必要,当年的那场讨论真的是黑色幽默。
中国房子的短命主要体现在两点上:一是随建随拆;二是豆腐渣工程。也就是说政府的盲目拆迁和国内房屋自身的质量问题是两大顽疾。
虽然政府不停的三令五申,加强各种监管,但这两种现象不减反增。全国各地城市都在大建新区,大盖体育场和政府大楼,所谓旧的不炸,新的不来。同时豆腐渣的房子也越改越多。
写诗者经常念叨的一句话是:工夫在诗外。实际上中国房子的短命表面上看是建筑之疾,但实际上短命来自建筑之外。
当下中国,物欲横流,金钱至上,在唯GDP发展中心论之下,房子已经不再是遮风挡雨的居所,而演变成为形象工程、GDP增长工具,甚至成为利益集团逐利工具。由此房屋质量得不到重视,建筑随建随拆就不足为奇了。
于是,新来一个领导,习惯于建新拆旧;而关于老百姓居住生死的房屋工程,在经过层层转包之后,钢筋换成了铅丝甚至竹条。领导的指令无人不敢遵守,而房屋质量无人关注。
在这些现象背后,折射出的是发展的急功近利。我们的发展求速度、求私利、求形象,而不是遵循发展规律,保护百姓利益。
这几年,每当出现“楼脆脆”或“楼倒倒”的工程质量问题,官方和大众都会强力谴责,媒体也会口诛笔伐。但一番热闹过后,仍然无法形成一种真正的制衡力量来进行约束。
“歌照唱、舞照跳”,地方政府依然在城市规划上肆意妄为,指哪拆哪,让CHINA成“拆哪儿”。而利益集团依然向权力投怀送抱,生产出置百姓于死地的豆腐渣工程。
所谓恶花不结善果。中国房子之所以短命,不是图纸设计有问题,不是建筑工人技能不过关,而是制度出了问题,使得建筑成为腐败的温床,成为圈钱交易的最好载体。
当权力者得不到有效监督,他们就成为建筑身上的“蛀虫”,把好端端的房子蛀的千疮百孔。
如何消除中国房子的短命顽疾,让权力回归监督之笼,让权力垄断回归民主体制,放是好药良方。总之一句话,体制不改,中国房子寿命难增。
以上是来自网友的见解,而依据一些专家的分析,不间断的拆迁、建筑质量不保和地方政府公司化,四处寻找利益空间等都是导致中国房子短命的原因之一。
房子倒下,从表面上,倒下的只是一所房子,而从长远来看,我们失去的远不止这些。
首先是百姓失去了安全感,一纸几乎没有任何铺垫的“公告”,就宣布将公民刚买了几年的商品房土地给征用了。建了8年的合法小区,说拆就要拆了。这样的事情在许多地方不断上演,宪法也好,物权法也好,在地方当政者眼里,纯粹是虚拟的可有可有的,是可以予取予求的道具。
“公共利益”成了只有他们拥有解释权的幌子,在这个幌子之下,公民对自己的私有财产,都没有哪怕任何一点安全感。
再者政府也失去了信用度,这本土地使用权的法定凭证标明了70年的使用权期限。这不仅仅是一本证书,更是政府与业主的一纸官方合同,是政府对业主的一种正式承诺和保证。
如今合同的另一方、被保证人尚懵然不知,官方就已经卖地拆房了,古今中外,有这样的合同和承诺吗?这不是政府对民众的失信,又是什么?拿一方政府的信用,换两个小区地皮的一次转拍,眼界何其浅陋!
社会则失去了文化积淀。建筑,是一座城市特有的文化记忆。狭窄的弄堂,幽深的小巷,哪怕是一栋普通的居民住宅,都会记录下这个城市的人物和故事。随着时间的更迭和积累,人们一代代更替,城市物质文化积累越来越深厚,并以不同的方式传承和延续着,如西方哲人曾说的“建筑是凝固的史书”。
建筑本身愈坚固,才能见证尘世沧桑,记录一代又一代人们的追求,将那些先人的故事,写进自己的砖瓦缝隙。而如果我们的建筑,只能有三十年的历史,甚至更短,当它还没记完一代人的故事就被拆除,总有一天我们会发现,我们的文化、我们的根在那不断的拆除与重建的过程中,不知道丢在和何处。
有个词叫“老屋”,爷爷奶奶住过,爸爸妈妈住过,自己也在那里长大,东西可能都很旧了,但充满着人的气息。在这个多变的社会,我们总希望能找到一些不变的东西来安顿自己脆弱的心灵…
相关阅读:
造成房屋漏水的原因有哪些
房屋抗震鉴定的流程有哪些
房屋结构裂缝类别都有哪些
江苏省应急管理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危险化学品厂库加固工程工作的通知
哪些房屋需要进行抗震鉴定
常见房屋结构检测项目及检测方法
货架定期检测内容具体包括哪些
《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9月1日起施行